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正文

[学术报告]汤哲声教授:冲突、分离、变革:《啼笑因缘》的细读与思考


2019年12月03日 16:48  点击:[]

2019年11月30日晚,应365买球官网入口、社会科学处邀请,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汤哲声先生做客我校社科大讲坛(第922期)。本次讲座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举办,主讲题目为“冲突、分离、变革:《啼笑因缘》的细读与思考”。讲座由365买球官网入口教授、博士生导师、《365买球官网入口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李宗刚主持,365买球官网入口项目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夫龙出席讲座,365买球官网入口部分研究生、本科生和许多热爱文学的社会人士到场聆听。

汤哲声教授演讲中

李宗刚教授担任主持

汤哲声教授首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鲁迅在1934年曾两次购买张恨水的小说——《啼笑因缘》和《金粉世家》——给当时已经77岁高龄的母亲鲁瑞。一个77岁的老人为什么喜欢阅读张恨水的小说,是喜欢其中的言情部分吗?是喜欢小说中的悲剧情节吗?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汤哲声教授从“言情与金钱的对峙和冲突”“肉身与灵魂的合一和分离”“角色与文体的确立和变革”这样三个角度切入,来审视中国通俗小说的经典之作——《啼笑因缘》。

从“言情与金钱的对峙和冲突”角度审视,汤教授认为,造成《啼笑因缘》男女主人公樊家树和沈凤喜分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沈凤喜自身贪慕虚荣,二是樊家树的金钱拯救模式。汤教授分析了小说中沈凤喜向樊家树索要钢笔和眼镜并向樊家树借钱等细节,指出这些细节都表现出沈凤喜贪慕虚荣的性格,而沈凤喜这一性格直接导致了小说的爱情悲剧。汤教授认为,在樊家树和沈凤喜的爱情悲剧中,樊家树看似是个受害者,却是肇事者,他所制造的这股暗流看似无形却更为致命。

沿着这一思路,汤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张恨水的金钱观。汤教授通过介绍张恨水用钱买来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等生平经历推导出张恨水对于金钱与爱情关系的态度,即金钱可以买来爱情。汤教授更深入地将张恨水的这一金钱观置于当下现实语境中进行考量。他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最为实际的生活观念,无关对错。人间生活世态多样,爱情婚姻形态繁杂,金钱确实是生活的重要动力,也是爱情婚姻的重要粘合剂。从这一角度来看,《玉梨魂》等小说中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反倒显得很脆弱和苍白。

在“肉身与灵魂的合一和分离”部分,汤教授以“倒过来读”的特殊方式重新解读小说。他认为,沈凤喜与何丽娜其实是一个人的两个面孔,何丽娜是真身而沈凤喜是分身。从佛学角度来看,《啼笑因缘》实质上就变成了何丽娜在人世间的渡劫。从文本本身来看:沈凤喜与何丽娜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何丽娜跳舞的时候沈凤喜在风尘中卖唱;沈凤喜不断张扬,而何丽娜渐渐收敛;何丽娜逐步佛性而沈凤喜则渐渐魔性……也就是说何丽娜在逐步走入正途,而沈凤喜则渐成为灵魂出窍的皮囊。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关秀姑则是引渡人,渡了何丽娜与樊家树。

活动现场

汤教授又从张恨水文化接受的角度确证这一观点。汤教授援引相关资料指出,张恨水创作《啼笑因缘》时期正处于他对佛学思想持基本接受态度,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也明显体现了作者的佛学信仰。

从“角色与文体的确立和变革”角度来看,汤教授认为,正是因为张恨水能明确区分小说家与新闻家,他才写出真正的小说,而《啼笑因缘》是中国通俗小说的经典之作,这也标志着中国通俗小说进入现代性。这一点从张恨水小说中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完整故事情节的结构以及精彩细节的描写这三个角度可以得到验证。

从具体的文本研究中跳离出来联系学术研究,汤教授强调当下进行文学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作品本身,更要拓展到作家本人,并不断追问:这个作家到底想要表述什么?他的价值观是什么?他在文学史上的创新是什么?停留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分析上是浅阅读,我们需要的是研究小说。这样也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做到:叩问历史,这部小说在中国历史上是否有过;叩问作家,追问作家个人的生活、个人的价值观;叩问文化,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是通俗小说,文化是其中重要的标志。只有经得其这三个叩问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文学经典。

结合这一思考路径,汤教授回到讲座开头提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正面解答。77岁的鲁瑞喜欢阅读张恨水的小说,并不是在看言情也不是在看悲剧。她看的是社会,看的是解脱,看的是故事情节的圆环和人物的生动。也正因此,张恨水的小说真正称得上是中国通俗小说的经典之作。

陈夫龙教授发言

在交流互动环节,汤教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地解答。2017级硕士研究生包明明提出疑问:如果按照“三个叩问”的原则去考量中国当代的网络文学,那么现在的网络文学是不是一无是处?汤教授认为,目前来看,网络小说还在路上。网络小说的研究与传统的章回小说的研究方法不同,网络小说的研究必须与媒体、西方文化与文学及其他网络问题相联系。正所谓,米用斗量,布用尺量。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不可一概而论。对此,陈夫龙教授表示赞同。陈教授认为,文学类型不论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其实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关键在于作品本身质量如何,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性的优化,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对于这两种文学类型的研究的确应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而不能张冠李戴甚至削足适履。

李宗刚教授总结本次活动时指出汤教授对《啼笑因缘》的重读、细读为通俗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也为在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启发。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使同学们对张恨水这位现代通俗文学大师其人其文有了新的了解,而且深化了大家对百年中国通俗文学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理性认知。这对学院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合影

学者简介:

汤哲声,男,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365买球官网入口365买球官网入口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项目,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专著有《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思辨录》《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再思录》等。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

【撰稿、摄影:燕玉苓;初审:赵红芳;终审:陈夫龙】

关闭